鱼鳞病是一种皮肤疾病,患上了鱼鳞病的人,其皮肤上往往会出现,许多异常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皮肤的美观。而且鱼鳞病伴随有瘙痒的症状,这给鱼鳞病患者生活、工作都将带来极为严重影响。因此,患上了鱼鳞病后,应该及时治疗,而了解鱼鳞状诊断工作,则有利于鱼鳞病早发现。那么,鱼鳞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皮损现象:鱼鳞病早期症状也较明显,在皮肤受损处可见,蛇皮状或鱼鳞状的屑片,而且皮肤干燥、粗糙异常,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片状鳞屑会泛发到身体各处,鳞屑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这时期的皮损较为严重,已经可以诊断为鱼鳞病了。
鱼鳞病的诊断要点是,皮损往往为全身对称性,以发生于身体屈侧部位的较重。皮肤呈暗红色、光滑、微亮、变厚。重症婴儿喂养困难,甚至早死。较轻的,红色在几个月后或儿童期消退,留下局限性角化过度,特别在皱褶处。红斑或鳞屑亦可持续至老年。可伴掌跖角化。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可伴瘙痒感。
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种物质代谢障碍,这种代谢遗留物不易从肾脏排泄,却与皮肤有较强的亲和力,当它在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逐渐通过皮脂腺、汗腺分泌到体外,由于这种代谢遗留物的熔点,和溶解受气温、湿度的影响很大,夏季皮肤水分充足、气温高,这种物质处于液化和溶解状态,因此对皮肤的损害相对较轻。
季节影响:鱼鳞病受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夏天的时候因为湿热,鱼鳞病会减轻许多,但一到寒冬时节,空气干燥,气温降低,容易造成皮肤缺水、粗糙,从而导致鱼鳞病病情加重,可见,鱼鳞病还有冬重夏轻的特点。
上一篇:鱼鳞病诊断依据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鉴别鱼鳞病的不同类型?
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