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湿疹 > 影响外用药吸收的八大因素

皮肤病搜索:
咨询专家

影响外用药吸收的八大因素

来源:石家庄明德中医院

 
    在皮肤病的治疗中经常使用外用药,但是近年来外用药却很难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外用药物的吸收呢?下面明德中医院的专家们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影响外用药吸收的八大因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用药附着于皮肤表面后,须经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再经过吸附、渗透、代谢和吸收的过程,才能完成对人体的治疗作用。药物经皮吸收程度遵循物质被动扩散的FICK定律,根据该定律,药物经皮吸收程度,与药物和赋形剂之间的分配系数、药物在角质层内的扩散系数以及涂于表皮上药物浓度成正比,与角质层的厚度成反比。
 
    除角质层外,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时经皮吸收的另一个通道,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这一通道透入皮肤,但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包括:
 
    1、损伤及病变
 
    搔抓、机械刺激、日晒伤等造成的皮肤损伤、皮炎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等病变均可破坏角质层的结构,使皮肤的屏障受损,增加药物的吸收。
 
    2、角质层
 
    儿童角质层薄,经皮吸收较成人强,如果体表大面积、高浓度用药可发生全身性吸收。
 
    3、经皮吸收促进剂
 
    又称增渗剂,分为三类,⑴亲脂性溶媒;⑵表面活性剂;⑶两组分系统。这些增渗剂能影响亲水层和亲油层及连续通道,促进穿透合吸收。
 
    4、皮损部位
 
    不同部位经皮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角质层厚度的差异所致。如手掌、足跖的角质层厚,药物的经皮吸收差,依药物透过能力的高低排列为耳后、阴囊、腹部、头皮、前臂及足跖。
 
    5、不同的剂型吸收不同
 
    经皮吸收率的高低依次为硬膏>软膏>乳膏剂(油包水)>乳膏剂(水包油)>溶液。
 
    6、水合程度
 
    角质层正常含有15%~20%的水分,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即提高角质层的水合程度可大大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封包疗法可提高药物疗效就是基于此原理。
 
    7、药物的理化性质
 
    具有亲水性和较好亲脂性的药物具有较好的通过经皮吸收的能力。解离的药物比不能解离的药物易于透入皮肤。药物浓度越高,经皮吸收越多。
 
    8、其它
 
    用药方式、剂量、温度、湿度等均影响药物的吸收。
 
 
    以上内容就是明德中医院为大家总结的影响外用药吸收的八大因素,如需了解更多的有关皮肤疾病诊疗的相关讯息,请网络预约咨询。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0311-66179120.

石家庄明德中医院是一家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独树一帜的特色中医院,皮肤科是石家庄中医院的重点建设科室,在皮肤病诊疗上...[详细]

名医推荐

石家庄明德中医院

徐秋峰主任

【医生介绍】 一直致力于肤病治疗科研工作... [详情]

石家庄明德中医院

杨长勇主任

【医生介绍】 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近三十年,专业中西医... [详情]

石家庄明德中医院

雷克俭主任

【医生介绍】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 [详情]